广东培正学院_院校信息库_阳光高考

首页    党的建设    广东培正学院_院校信息库_阳光高考

  美好的6月是你们收获的季节,告别了烂漫、青葱的时光,经历了人生大考,而今正朝气蓬勃,怀着无限的憧憬,张开双臂拥抱人生新的未来,谱写人生新的篇章!广东培正学院将是助你扬帆起航的理想港湾,展翅苍穹的最佳平台!培正期待你的到来!

  培正学院是由梁尚立先生作为创始人,会同一批海内外热心教育的爱国人士和社会贤达于1993年捐资创办的公益性财经类学科专业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30年中,学校秉持“培智、正德、尚行、立新”校训,贯彻“公益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特色办学、以生为本、质量至上”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工作为引领、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科学研究为抓手、产教融合为路径,改进办学条件为保障,经过30载砥砺奋斗,如今党的领导加强,学科专业优化,培养质量攀升,科研水平提高,师资队伍优良,产教融合深化,环境优美、书香满园、名师荟萃、桃李芬芳。在新时代,学校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不停、创新不断、奋斗不止,为创建国内一流大学而努力!

  培正将带你畅游知识的海洋。这里汇聚了的名师,其中不乏国内知名学者、全国模范教师、南粤优秀教师;有一批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科研教学平台,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这里有覆盖全校的5G网络、现代化的实践环境、海量的图书资源……优质的软、硬件配置;学校与美、英、日、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境外的大学建立有稳定的本、硕合作培养关系。培正学院已为你的成长成才铺好路、搭好桥。

  培正将助你阳光健康成长。学校重视体育健康,铸就你强健的体魄;学校强化德艺育人,塑造你高尚的人格;学校支持你们开展丰富多姿的文化社团活动,促进你个性自由绽放;学校建立各种校政企社合作平台,助你在丰富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成长。

  培正将带你置身绿色的怀抱。学校坐落在皇母山下、集益湖畔,远山含黛、烟波浩渺、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独具人文风格的建筑群山水环绕、错落有致、塔湖相映。优美的校园景致,为莘莘学子营造自然、宁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同学们,培正欢迎你,邀你结伴同行,培正通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你的卓越成长保驾护航,成就你未来美好人生!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教育学博士。历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兼纪委、二级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副校长、党委、二级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二级教授。

  兼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战略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合会主席团委员、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广东省社科评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曾任第八届广东省政协委员、教育部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教育督导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

  与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境外地区的多所大学开展交流合作,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广东培正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6个,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和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09年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普通专升本招生资格;2012年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合格评估及广东省教育国际化评估;2018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获广东教育学会等机构联合颁发的“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2023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培智、正德、尚行、立新”校训,贯彻“公益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特色办学、以生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坚持“固基础、扬优势、补短板、强特色、创品牌”办学举措,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准则,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专业、深融合、重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办学基础扎实。学校设有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法学院、人文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中心12个教学单位,在校生近18000人;固定资产超15亿元,建筑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拥有各种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110间。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已建立了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职称与学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800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近700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4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学校已派送国内外知名大学访问学者145人;聘有外籍教师60余名,人数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目前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8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课程教研室1个、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3项、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

  学校坚持以研促教、以赛促学。2021-2022学年我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5项;2022年大学生“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项目成功立项8项;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169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69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8项;2021-2022学年,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55项;2022年学生报读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超600人。

  学校以强化英语为特色。入学后,学生将进行为期一年的英语强化教学,口语教学不断线,小班上课,全部由外籍教师担任,学校还开设了多门双语课程,全方位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学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有校内省级创客空间、立新社团文化园和花都城区创业园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计1.8万平方米。2016年学校获全国民办高校“创业孵化奖”。

  立足发展新阶段,学校将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十四五”建设发展目标与路径,聚焦“十大行动计划”,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着力打造新商科优势,突出新文科和新工科特色,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人才,形成了独特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坚持实施“英语强化教学”,一年级所有专业(外国语语言类和艺术类专业除外)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英语强化教学;口语小班上课,全部由外籍教师承担;建立了“外国语言文化园”,采取情景化教学方式,做到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语言训练与文化素养培养相结合;推动专业课双语教学,部分专业课程由外籍教师担任;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年来已有将近三百名学生赴国外大学交流、深造。

  从2002年以来,学校每年聘请美、英、澳、加、日为主的外籍教师60余名,口语课程全部由外籍教师担任。此外,我校外籍教师还在英文话剧、管乐团、艺术团、演讲队、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中采用多形式、全方位的外语教学,丰富学生在校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学校注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校本在线课程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优质在线课程,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

  拥有各种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室110间,现有5个省级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围绕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素质、能力要求,建立综合性探究式设计型课程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校拥有约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共有2400个阅览座位。现有纸质图书185万余册,电子图书241万余册,电子期刊39万余册,学位论文893万余册。

  声像资料室免费为读者提供收看大屏幕液晶数字电视以及欣赏国内外著名电影、旅游风光等多媒体光盘的视听服务。

  近年来我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学生社团已发展至47个,会员5000余人;社团体制机制日益健全,条件保障逐渐完善,先后出台了社团指导教师、社团管理规定等制度,社团作用发挥明显,育人价值日益凸显,以“社团文化节”和“周末文化广场”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社团多元化发展,社团文化节已连续开展14年、周末文化广场连续开展10年,校级活动年均30多项、参与人数年均30000多人次。2014年以来,先后荣获集体荣誉80多项、个人奖项350多项,其中6个学生社团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武术协会获得“2014年全国百佳体育公益社团”,为繁荣校园文化和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90%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创业。近年来,我校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超过91%,总体就业率平均超过98%。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擎,积极探索区域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协同发展机制,形成较鲜明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著有作品《嘉年华女郎》《嘉年华之舞》《江南水乡》《一帘春梦》,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等老师。曾在广州美术学院任关山月助手、中国画系人物科助教。羊城晚报社、广州日报社、南方日报社等单位任美术编辑及主任编辑。曾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美术家协会。1982年起在加拿大各大学及美院讲学任教,并在世界各地举办画展。

  青海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作指导教师、青海师范大学教学督导;青海省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专家组成员;曾任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领域研究;曾获“青海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参与完成省级及国家级课题5项,完成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青海藏区课程开发与研究》S2011009项目1项;发表论文8篇,参编教材2部、参编论著2部。

  工商管理系主任(专业带头人),硕士生导师、高级经济师、浙江省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辞赋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结题通讯鉴定专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5部。主持或参与省级国家级课题8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等获省级大奖10多项、全国“挑战杯”竞赛金奖1项。

  硕士生导师,曾主持和参加过世界银行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自治区教育科学重点“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共6个,近年来发表论文21篇,学术专著1部,参编高校教材3部。

  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与教学,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33篇。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起草《中国党干部教育条例》,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6部。

  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科技厅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省级项目2项,专业教材4。

发布时间:2024-03-02 01:29:09
来源:米乐m6官网客服 作者: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
浏览量:42
当前位置:

米乐M6官网首页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00号金安大厦东座4F(510034)
电话:020-83725071 83540237
传真:020-83540237
邮箱:gddzswxh@126.com
微信公众号:GDECA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