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猴队员余建华
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公园位于维西县塔城镇塔城村响古箐村民小组,这里生活着9个家庭70余只可供游客近距离观赏的“雪山精灵”滇金丝猴。这些“精灵”背后,有一支响当当的护猴队——响古箐滇金丝猴护猴队,余建华就是其中的一员。
随着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保护滇金丝猴种群工作随之展开。曾经以狩猎为生的余建华成为了响古箐滇金丝猴护猴队的队员之一。
“护猴队刚成立的时候,第一任务就是寻找滇金丝猴的踪迹。为找到它们,我们翻山越岭,每天走十几公里山路。遇到下雨天,山里云雾弥漫,能见度仅有几米,我们只能在大树、岩石下躲雨。下雪天就更难了,有的地方积雪没过腰际,我们只能相互搀扶着缓缓前行。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猴群还是被我们找到了。”余建华回忆道。
寻找到猴群的踪迹,只是保护工作的开始,余建华随即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追踪”生涯。直至2005年,余建华才逐渐与野生滇金丝猴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实现了近距离观察和追踪猴群。2008年5月14日,余建华与当时救护站员工和鑫明共同完成了滇金丝猴展示群的分群工作(即从野外种群中分离出几个滇金丝猴家庭用作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展示),并成功将滇金丝猴展示群从3500米以上高海拔区域引导至2300米至3000米的低海拔展示区。
“滇金丝猴有一副与人类极其相似的面孔,杏脸桃腮、双眼皮,还有一对的大红唇,堪称世间最美的灵长类动物。它们主要以松萝、地衣、阔叶树的芽叶以及竹笋等为食。”每当谈起滇金丝猴,余建华总是滔滔不绝。
28年的付出和相守,滇金丝猴早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余建华仍然在响古箐带领护猴队完成展示群的日常管养工作,并积极配合保护区完成滇金丝猴野外种群的监测工作。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8点,他都在响古箐大山上守护着猴群。清晨,他把守护的滇金丝猴从夜宿点招引到观猴点,给它们投喂松萝,迎接来参观的游客。待到夜幕降临,所有滇金丝猴上树休息了,确保猴群安全没问题后余建华才下山回家,与家人围坐在火塘边共进晚餐。第二天一早,猴子还没醒,他就又来到猴群边……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有时见到猴子精神状态不好,他会立马联系附近的野生动物救护站。
但凡有一点空闲时间,余建华就向专业人士请教有关滇金丝猴的相关知识,再加上28年来对滇金丝猴的观察与了解,他已然成为当地人称赞的“土专家”,相继获得“精灵卫士”“生态文明建设标兵”“云南十大环保杰出人物”等荣誉。
现如今,在余建华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余忠华也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巡护工作15年了,讲起滇金丝猴保护工作同样也是头头是道,成了名副其实的“护猴二代”。
在余建华和护猴队的守护下,截至目前,响古箐滇金丝猴展示群先后有130只猴宝宝出生,成活率达85%以上,有85只滇金丝猴被放归野外,很好地补充了野外猴群数量。目前整个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数量已超过2700只。
“既要保护‘雪山精灵’滇金丝猴,也要在群众心里播撒保护‘雪山精灵’的种子。”在余建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保护滇金丝猴和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列。
“20多年前,滇金丝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一见到人就跑,大家跟了好多年才和猴子建立起‘友谊’。那时,村民的保护意识也不强,我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通过多年努力,村民开始理解,逐渐树立起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余建华感慨道。
从青涩模样到如今被岁月镌刻的面容,余建华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滇金丝猴的保护工作。正是有了余建华他们28年如一日的守护,我们才能见到如此美丽的“雪山精灵”滇金丝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网”或“中国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8月24日,迪庆州召开健康县城建设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督办推进会议,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州创卫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涛参加会议并讲话。[详细]
8月24日,州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2023年第6次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研讨习经济思想。[详细]
E-mail: xi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001
来源:米乐m6官网客服 作者: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