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成就

首页    党的文化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成就

  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网络理论传播局)指导,人民网、中国党历史和文献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联合推出“国史讲堂”系列理论视频,梳理70年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阐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敬请关注。

  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问题、国际问题、科学哲学等领域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论著。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乎是一穷二白;经过70年的奋斗,我们国家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为什么我们70年前那样的贫穷落后,那么现在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新时代,这当中文化建设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总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的70年历史,可以说印证了这个道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发展,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讲,那就是波澜壮阔、朝气蓬勃,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未来发展会更加美好。

  新中国已经走过70周年光辉历程。我们想一想,70年前,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践踏、,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乎是一穷二白;经过70年的奋斗,我们国家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世界高高举起;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使世界上想要加快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人们不得不问,为什么我们70年前那样的贫穷落后,那么现在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新时代,这当中文化建设可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总讲,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的70年历史,可以说印证了这个道理。

  7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那个时候,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但是,站起来不是最终目标,我们要走向繁荣、走向复兴。

  识字运动摘掉亿万人文盲帽子。那个时候,我们面对着什么困难呢?第一大困难,就是我们国家那个时候有5.5亿人口,但是有80%是文盲,如何使这80%的文盲也能够识字、也能够看书、也能够读报,也能够听懂党的方针政策,也能搞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所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一场扫盲识字运动,这场运动可以说那也是波澜壮阔呀。开始的时候,我们工厂、农村、街道还有社区,还有军队,广大的工农兵很多不识字的人,都热心的去学习。5.5亿的文盲,谁来当老师呢?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当时就有了这样一个政策,我们的机关干部、我们的中小学毕业生、我们的学校教师,还有所有识字认字的工人、农民、职员、干部,都可以当老师。那个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当老师这项光荣的事情,老师们都很有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不需要什么报酬,都能够教别人识字读书。所以,这样的识字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许多妇女抱着孩子读书、学习。白天农民可能要到地里种地,晚上要上夜校,也要读书识字,农业合作社干脆把识字黑板放在田间头,利用耕除休息时学习认字。工厂的工入下班之后也要进夜校来学习,部队的战士也要学习。可以说,当时整个识字运动可以说遍及全国各个领域各个阶层。

  经过这样的运动,我们整个国家识字率是不断地提高,正像同志当年说的,“随着经济建设的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岀现于世界。”

  实际上,当年的预言已经实现了。到20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文盲早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的80%的文盲下降到什么呢?下降到了6.72%,降到这样。我们可以这样讲,如果说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奠基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是从扫盲识字这个群众运动开始。当我们回顾70年文化建设的时候,这是必须的大说特说、大讲特讲的一件大事。

  批判《武训传》拨正文化建设方向。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那就是对《武训传》的批判。武训出生在清末,是山东省一个乞丐,姓武,本来是没有名字的,由于排行老七,所以当地人习惯称为“武七”。武训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是清王朝封的。因为武七利用30多年的时间行乞、乞讨赚来的钱办了3所义学,来教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来读书。应该说他的初衷、他的动机出发点是很善良的,也是值得雙许的。这个人后来就被清王朝封赐了黄马褂,而且做了“义学正”,实际上相当于官员了。1948年的时候,我们上海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电影《武训传》,这个片子后来到1951年重新修改后又上演了。这个《武训传》播送之后,国内产生不小影响像北京、上海、天津发表了不少文章来赞美这部片子,甚至歌颂武训精神,认为武训精神就是新主义精神等等,吹得很没有边框,甚至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也为这部电影叫好。

  但是,看了这部片子之后心情很沉重,有几个晚上没有睡好,最后下决心要批判《武训传》,为什么要批判《武训传》呢?中国人民在中国党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站起来了。我们是靠什么站起来的?我们不是靠行乞办学,我们不是靠像封建统治阶级摇尾乞怜来办教育,靠所渭“教育救国”,而是靠斗争来救国。这个时间我们应该歌颂什么呢?我们应该歌颂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翻身解放,应当歌颂这个。但是这部片子却歌颂一个不想推翻封建制度,只知道向封建贵族们摇尾乞怜乞学办学这样的形象,认为,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

  我们新中国要搞文化建设,但必须明白,我们搞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明确,必须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导向。所以,认为对《武训传》应当批判。他不否认武训这个人初衷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武训传》这部电影所宣扬的东西,它的价值导向是错误的,应当批判的。因为它完全不讲阶级斗争,不讲斗争,不讲斗争,而把人民的命运寄托在所谓的“教育救国”,这显然是错误了。对《武训传》的批判,全党全社会认同。这件事情的意义在哪呢?就在于对于我们今后的文化建设拨正方向。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当时对《武训传》的批判主要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没有针对该电影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当时,周恩来总理还专门与他们谈话,帮他们放下思想包袱。

  群众文化繁盛,大众精品不断涌现。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建设热情高涨,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创作文学的作品。在《介绍一个合作社》的一篇文章里,对那个时期人民群众的那种建设热情、那种精神状态,感到非常欣慰,很受鼓舞,而且充满了赞佩之情。他就讲,“除了党的领导之外,6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干、干劲大,从未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他是这样讲当时的人民群众那种文化状态、那种精神状态。

  例如,“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使综合性的、规模宏大的文艺创作形式,达到了一座前所未有的高峰。《红灯记》《海港》《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的现代京剧,使传统京剧焕发新的生机和魅力,有了新的升华、飞跃。再比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芭蕾舞本来是西方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我们赋予中国的特色,反映中国的内容,那是非常清新的,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的,得到国外同行艺术家普遍的高度评价。

  我国文化建设经过这些年来发展,可以说比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文化,无论是从种类上、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应当说要丰富得太多太多了。比方说,从文化来讲,我们所讲的文化,主要应该包括四大方面,一个是理论,一个是,一个是文学艺术,一个是新闻出版。

  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从理论上来讲,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整个哲学社会科学应当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比方说我们现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评选就有26个学科,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没有这么多学科的。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应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习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讲,“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他又讲,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总这些重要的讲话可以说给广大哲学社会工作者带来极大的鼓舞,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习总这样一种指导之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近年来推出很多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总特别重视文化软实力,他专门组织中央局开会来集体学习,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支撑起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总说,我们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有许多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富有永恒魅力的文化基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最大优势。

  因此,习总在这个方面讲的也非常的清楚,我们搞新中国文化建设,首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记住这里讲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因为对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应当说虽然博大精深,也应当一分为二,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习主席强调的是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都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过去西方有些人攻击我们,说中国人不讲人性的、不讲仁爱的,错,我们老祖宗历来强调“仁者爱人”,这是必须讲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社稷次之,君轻”等民本思想,“德主刑辅”的法治思想,“协和万邦”外交理念,“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都值得永远传承。

  另外,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提倡忠勇。这个忠勇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当然今天的忠和过去的忠不一样,过去的忠是对帝王的忠,而今天的忠,应该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

发布时间:2024-04-07 13:49:27
来源:米乐m6官网客服 作者: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
浏览量:27
当前位置:

米乐M6官网首页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00号金安大厦东座4F(510034)
电话:020-83725071 83540237
传真:020-83540237
邮箱:gddzswxh@126.com
微信公众号:GDECA2003